电话:0771-2808233 2843309
电话:0771-2819966
传真:0771-2267278
地址:南宁市兴宁区新民路
40号广西旅游大院
客服一电话:13377008365
客服二电话:13377189021
客服三电话:13377179152
客服四电话:18977783630
注:以上手机号均为微信号
|
广西旅游风情:瑶族铜鼓舞 |
作者: 文章来源:http://www.gxlxs2008.com 更新时间:2011-1-19 访问次数:次 |
在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边缘,有一个居住着壮、汉、瑶、苗、彝、仫佬、布依等民族的美丽的地方——田林。由于山脉的隆起和河流的切割,在田林形成了山高、谷深、峰峦迭起、河溪纵横、地表崎岖等特点,构成了民俗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瑶族铜鼓舞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时空中世代传承。
跳田林瑶族铜鼓舞时,要有两个鼓面直径大约在45厘米的一大一小铜鼓(大者为公鼓,小者为母鼓),一个鼓身长约80厘米、鼓面直径约30厘米的长鼓(木鼓),还要有长号(即长唢呐)、唢呐、笛子、小鼓、锣、钹等。
田林瑶族铜鼓舞主要有起鼓、祭鼓、打鼓、埋鼓等4个方面的内容。
起鼓又叫请铜鼓。每年的年三十晚(或正月初二),由村屯中的寨老会同三四人到村寨里秘密埋藏铜鼓的地方,把铜鼓挖出来,抬回寨老的家中,用煮粽子的水将铜鼓擦洗干净,粽子水既可以去掉土里的泥气,又可以保护铜鼓,还能把瑶族人的喜气、吉利的心情传递给铜鼓。洗净之后检验铜鼓的颜色,通过颜色来判定当年年景的好坏,然后敲铜鼓三下,表示起鼓仪式结束。
起鼓之后要举行祭鼓仪式。祭鼓时将铜鼓、木鼓、鼓架、鼓槌摆放在岑王大将军庙中,用碗盛酒放在鼓面上,上香、上供品(鸡、糯米饭、鸡蛋),由寨老诵经祝祷、烧纸钱、验鸡骨(鸡骨卜),仪式毕,将铜鼓、木鼓由庙中抬到平地架好,由寨老先打一轮铜鼓,之后就可以打鼓跳铜鼓舞了。
打鼓在瑶话中叫做“闹年打铜鼓”,一般从大年初一(或初三)开始,到正月三十(或二月初二)结束。第一趟鼓一定要由寨老开头。打鼓时,寨老将击打铜鼓的鼓槌拿在嘴边默念、祷告,然后敲打铜鼓,由一人或两人起舞击打长鼓(高悬的木鼓),一遍之后便可由村中众人随意敲打。“闹年打铜鼓”即是铜鼓舞,包括有打长鼓、圆圈舞、迎春舞、扁担舞、丰收舞等。
打长鼓是田林瑶族铜鼓舞的核心部分,有单打和双打两种形式,长鼓合着铜鼓的节拍,舞者踏节而舞,舞中击鼓。节日的欢乐、个人技艺的展示是“打长鼓”所要表达的情绪。圆圈舞是由青年男女牵手绕圈而舞,取团结、齐心、相连之意。迎春舞则由男女青年手执一短红绸巾走穿插队形,以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跳扁担舞时,男女青年各为一组,每组有两人蹲立手执长扁担的两端做开合的碰击,舞者在扁担的开合之间跳跃起舞,情绪热烈,有狂欢的色彩。丰收舞则是由男女青年每人一手拿杯一手执短红绸巾在队形变化之间做互相敬酒之状,表示对过去一年丰收的喜悦以及对来年丰收的祝福。到了正月三十(或二月初二),一年一度的铜鼓舞就要结束了。此时,由寨老将铜鼓放在厅堂上用香、酒等祭祀品祝告后,悄悄地把铜鼓背到野外埋藏起来,留待来年跳铜鼓舞的时候再来起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