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71-2808233 2843309
电话:0771-2819966
传真:0771-2267278
地址:南宁市兴宁区新民路
40号广西旅游大院
客服一电话:13377008365
客服二电话:13377189021
客服三电话:13377179152
客服四电话:18977783630
注:以上手机号均为微信号
|
传承700年的“非遗文化”恭城花炮节 |
作者: 文章来源:http://www.gxlxs2008.com 更新时间:2015-3-13 访问次数:次 |
南宁旅行社讯 今年元宵节前一天,记者来到恭城县三江乡石口屯,探寻在瑶乡大地上流传了700年的古老习俗。每年的正月十四,对于这里的瑶民来说都是一个盛会——花炮节。当天,石口村附近村寨的居民,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梳洗打扮一番,穿上最光鲜的行头,聚集在村里跳羊角舞、抢花炮。
而这一习俗,迄今已流传了700年。其中,羊角舞、抢花炮已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名单内。石口屯也成为了广西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两项“非遗”的自然村。
石口屯现有人口700多人,村中已很少能见到木房,很多新建的砖房零散地散落在独峰脚下,中间的田野已长出青青的嫩草。当天上午10点左右,记者抵达石口屯的时候,远远就听见鞭炮声和锣鼓声。当地一村民告诉记者,村里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已拉开序幕,村民已在游炮了。
正月十四早上,头一年抢得花炮的炮主用簸箕盖一层米,上面放些烟、糖,和村民们用花轿抬着花炮沿村路游行,经过各家各户时,村民们都要放鞭炮、给红包以示庆贺。
石口村花炮节的历史,要追溯到元大德二年(1298年)。据传,当时千家垌有一对夫妇结婚多年未有生育,某年年关之时,家中来了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送给他们一枝花,交待他们好生供奉后便悄然而去。夫妻俩便依言恭敬地将花供奉起来。第二年,家里喜添男丁。夫妻俩对这位老人感恩不尽,热情款待,欲答谢老人。老人婉拒,并告知他们每年只需要诚意卷个大炮仗,择吉日燃放表心意即可。村里人都认为花炮能给人带来吉祥,纷纷争抢回来供奉,因此就形成了花炮节的雏形。大德九年(1305年),为了躲避战乱,千家垌的瑶民纷纷往外迁徙,有一支迁徙至石口安营扎寨,同时也将花炮节的习俗带了过来。
抢花炮采用每年滚动循环的方式进行。抢到花炮的人家,要恭恭敬敬地将花炮请回家,供奉在自家神台,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邀请村上老人、亲朋好友一二十人汇集家里,买回五色纸,粗纸,自己制的土硝,层层卷制成直径为30厘米、高60厘米左右的花炮,在上面插满五色纸制成炮花。到了正月十四早上,炮主家先是游炮,随后,主家以红伞遮炮,走到田垌中央,点燃引信,众人抢花炮。有幸抢到花炮的人家要紧紧护住,不让别人抢走,满脸笑容接受狮子朝拜和上一年炮主的朝贺,周而复始,代代相传